院況簡介
1949年,伴隨著新中國的誕生,中國科學院成立。
作為國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機構和全國自然科學與高新技術的綜合研究與發展中心,建院以來,中國科學院時刻牢記使命,與科學共進,與祖國同行,以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為己任,人才輩出,碩果累累,為我國科技進步、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貢獻。 更多簡介 +
院領導集體
創新單元
科技獎勵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亮點工作/ 更多
學部組織
工作動態/ 更多
中國科學院學部
中國科學院院部
語音播報
12月24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舉辦“紀念鈕經義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中科院院士張永蓮、王恩多,中科院院士鈕經義的學生、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研究員景乃禾,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相關負責人,PI代表、博士后、研究生以及鈕經義實驗室相關負責人等40余人參加座談會。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主任劉小龍介紹了鈕經義的生平。鈕經義是生物化學家,是人工全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工作的主要研究人員,中國申報諾貝爾獎第一人,長期從事天然有機化學研究,包括蛋白質和多肽的結構分析與化學合成等。
會前,與會人員觀看紀錄片《中國申報諾貝爾獎第一人——鈕經義》。從20世紀40年代遠洋求學走上生化科研之路開始,鈕經義潛心科研、報效祖國的一生在影片中重現。年輕時的鈕經義作為科學大家,其胸襟與情懷更是讓大家感佩。
座談會上,大家共同追憶鈕經義為新中國生物化學事業不懈奮斗的一生,學習他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風范。鈕經義科研成果卓著,在近五十年的教學和科研生涯中,共發表40余篇具有學術影響力的科研論文,尤其有關胰島素合成的20余篇論文得到了國際學術屆的高度評價;他引才育才、提攜后學,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科研人才。鈕經義曾說,我應該感激在整個胰島素工作中所有參加者的奉獻精神,作為始終參加此項工作的一員,我只是和大家一樣盡了一份微力。
分子細胞卓越中心青年研究員、博士后與研究生表達了對鈕經義的敬重和欽佩之情,表示要傳承和弘揚老一輩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不計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把自己的科學追求融入到建設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中去。
致敬前輩、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分子細胞卓越中心全體師生將以王應睞、朱洗、曹天欽、鈕經義等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踐行“團結、奮進、獻身、求實”的胰島素精神,堅定“四個自信”,堅持“四個面向”,為推動新時期分子細胞卓越中心改革創新發展開啟卓越新征程。
座談會現場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1996 - 中國科學院 版權所有 京ICP備05002857號-1 京公網安備110402500047號 網站標識碼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號 郵編:100864
電話: 86 10 68597114(總機) 86 10 68597289(值班室)
編輯部郵箱:casweb@cashq.ac.cn